原创 《小小的我》:复杂表演,样板叙事

首页 » 电影 » 正文

在提档至12月27日,领先《误杀3》一天上映的前提下,《小小的我》29与30日的单日票房均被《误杀3》反超,目前猫眼专业版对《误杀3》最终票房的预测在7.9亿,而《小小的我》则在6.9亿。

6.9亿总票房,是可以位列2024年国产电影TOP20榜单的存在,在当下的剧情电影中也称得上头部体量,但无论是上映前《小小的我》整体热度和预售数据大幅领先《误杀3》但最终票房却有可能低于《误杀3》,还是豆瓣开分后不久影片评分从7.4下滑到7.3分,都意味着《小小的我》质量是略低于市场预期的。

诚然,影片叙事中不乏巧思,部分内容表达也相对大胆,如将残障人士与老年人作为类比对象,如对亲情牢固又脆弱的双面性的阐述,但无法否认的是《小小的我》与佳作二字仍有差距。大篇幅的身体叙事与通篇的主观视角压缩了叙事空间与叙事深度,散文式的叙事手法则让影片形散神亦散,种种因素叠加之下,《小小的我》最终也停留在了传统温情励志流商业剧情片的安全区内。

叙事不乏巧思,表达相对大胆

作为近几年国内首部以脑瘫患者为主角的影片,《小小的我》的社会价值不言而喻。现实中,脑瘫患者有时会被视作智力低下的傻子,电影中也呈现了这一外界刻板印象,但通过刘春和可以看到,智力低下和脑瘫不能完全划等号,脑部损伤较轻的患者多数存在运动功能障碍,但智力与常人无异。

在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现状刻画过程中,影片颇具巧思地选择了同样处于弱势地位的老年人作为类比对象。电影通篇都在以刘春和的视角去呈现和反映残障人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面对的是对脑瘫疾病缺乏理解的普通人、是因形象问题将他拒之门外的培训机构、是聘用他只是为了获得宣传噱头的咖啡馆,影片里真正共情刘春和的只有一群老人。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一部分老年人渐渐被时代甩在了身后,也被动成为了弱势群体,这是刘春和能顺利融入姥姥的合唱团,并在其中寻找到存在价值并获得平视彼此机会的重要前提。

叙事不乏巧思的同时,《小小的我》表达也是相对大胆的。影片上映后,不少人将《小小的我》与李沧东执导的《绿洲》作对比,认为同样聚焦脑瘫群体,《小小的我》表达远不如《绿洲》尖锐。不可否认,《小小的我》底色确实紧贴励志、治愈等关键词,影片的宏观叙事也在强调生命的韧性并肯定个体向上求索的价值,但它并没有一味“包饺子”。

刘春和所处的世界本质上仍是残酷而残忍的,雅雅路过他的世界又离开便是证明,在刘春和与雅雅无疾而终的短暂感情中,影片大胆探讨了残障人士的情欲这一议题。不少人认为感情戏与残障人士的情欲这一议题完全可以删去,但它们导向的都是“去标签化”的叙事目的,呼应的都是刘春和渴望被平视的诉求。

某种程度上来说,将《绿洲》作为《小小的我》的对标物,对后者并不公平。李沧东在《绿洲》《燃烧》等影片中注入的充满批判性的现实主义思考,以及对人性冷酷一面的雕琢,本身就是独树一帜的。此外,即便《小小的我》不乏文艺气质,但说到底它仍是一部商业片,将艺术片的评判标准套用在国产商业片身上也有失客观。

除了探讨残障人士的情欲这一议题,《小小的我》也触及了亲情关系牢固但又脆弱的双面性。此前社媒上曾探讨过一个问题,即久病家庭是否是对病人与亲人漫长的双向消耗,关于这一问题,影片中的刘春和与母亲陈露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多年来,陈露为了儿子不断求医问药,生活中亦是兢兢战战,她深爱着儿子但同时她也渴望过解脱,渴望拥有一个新的健全的孩子。

以上都是《小小的我》的优点,但是,叙事上“写巧”与“写好”之间还是存在差别的。《小小的我》巧思颇多,但种种因素叠加之下,这些巧思多数没能被完全消化,这也导致影片最终滑向了平庸之作的范畴。

主体视角与散文式叙事之弊

《小小的我》的核心问题,在于过于绝对的主体视角与主观视角,可以说影片诸多缺点都是由此催生的,比如全片充斥着大量刘春和的身体叙事,例如开头的上楼梯、培训机构讲课、咖啡店应聘、听证会发言、吃糖果轻生等,这些桥段几乎都是男主易烊千玺的个人表演秀,复杂而重复化的身体叙事一是容易让观众产生疲惫感,二是牺牲了叙事空间。

影片中刘春和父亲近乎消失,他成为了匆匆登场几次的背景板,被一笔带过,几乎没有给到任何刻画也没有给出任何性格锚点,这不是一句“父亲扮演的都是赚钱养家的角色”便能解释的。在一个存在残障人士的家庭里,每个人所承受的艰难都是远超想象的,刘春和父亲不应该也不能缺席。

但在大量戏份给到刘春和、姥姥、母亲的前提下,父亲这一角色是缺乏叙事空间的,其他普通人同样如此。《小小的我》中个体与群体及社会的交互性是极弱的,比如在咖啡店应聘这一场景中,刘春和为了证明自己的体力与记忆力足以胜任咖啡馆的工作,拼尽全力展示个人能力,但这场戏中咖啡店员工、顾客等皆是接近失语与失焦的。

我们当然可以说它展示了刘春和作为残障人士的不易,但也仅限于此。外界确实不乏对脑瘫患者存在刻板印象的普通人,但在绝对的主体视角与主观视角下,影片也展示了自己对群体的刻板印象,即将矛头对准群体中的所有人,这何尝不是一种偏向二极管式的反向凝视。

泛化群体的失语与被凝视,让影片中人与人的复杂关系被扁平化,也让影片的社会思考停留在了完成命题作文的层次上。抛开影片所承载的价值厚度,仅从观影情绪而言,复杂表演但样板叙事带来了一个显著问题:观众感受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但能从具体的表演与片段中提炼出的情绪却是相对模糊的。

同时,因为影片缺乏真正有效的叙事主轴支撑,这些问题又进一步被散文式叙事放大,比如影片对母子关系、母女关系、残障人士如何获得社会尊严、残障家庭中的成员如何相处并自处等议题的讨论都缺乏连贯性,都称不上有始有终。这些议题被“刘春和的暑假”这一唯一时间线零散串联,讨论也多如蜻蜓点水般浅尝辄止。

刘春和的个人成长线,本有望阻止影片步入形散神亦散的境地,但可惜他的成长线缺乏清晰脉络且充斥着矛盾性。前半程,《小小的我》在偏纪实风格的电影语言中塑造了一个意志坚定且思想独立的男主,他并不苦情、鲜少自怨自艾、也早早完成了与命运和自我的和解,但这样一位内核强大的个体,却在影片后半程突然被抛入了疾风骤雨般的戏剧冲突中。

关于失恋与母亲隐瞒自己诞下二胎,是否足以摧毁刘春和的心理防线甚至让他走向轻生,答案或许见仁见智,但显然,结尾一封录取通知书便“治愈”了所有是稍显仓促的。只能说,《小小的我》最终停留在了传统温情励志流商业剧情片的安全区内,它的巧思与大胆,也都仅落地了一半。

是否消费弱势群体如何定义?

12月27日和28日《小小的我》和《误杀3》接连上映,因预售票房亮眼,一开始市场对《小小的我》有着更高的预期,猫眼专业版票房预测超过7亿,但29日和30日《误杀3》连续两日单日票房超过《小小的我》,如今预测总票房也高于《小小的我》。同时,《小小的我》豆瓣评分开分后短期内下滑了0.1分,虽是微差,但意味着影片质量是略低于市场预期的。

目前《误杀3》豆瓣评分6.2分,鉴于多数观众对《误杀3》的观影诉求集中在“复仇爽”这一燃点上,影片的容错率是相对更高的,但剧情片《小小的我》不同。诚然,即便最终票房不能突破7亿,将《小小的我》放在2024年国产电影票房TOP20行列亦是佼佼者,只是从当下“消费弱势群体”这一相关舆论中,我们已经能感受到一丝令人不安的风向。

2023年春节档《深海》上映时,外界便出现了“消费弱势群体”的声音,只是相关讨论并未大规模传播,到了2024年,《热辣滚烫》《逆行人生》《小小的我》上映时几乎都未逃开此类舆论,其中受影响最深的无疑是《逆行人生》,影片票房最终停留在3.59亿。如今,舆论似乎逐渐有了裹挟同类型电影之意。

舆论确实不一定客观,但仅从内容层面来说,它的发酵却必有诱因。比如电影《深海》聚焦抑郁症患者,但在强烈的导演个人风格与艺术化表达下,影片对抑郁症这一疾病缺乏相对清晰的描述,抑郁症患者需要心理上的自我救赎这一落点以及爱治愈人心的结尾也存在争议。在这点上《小小的我》处理得更好,电影并非纪录片,但聚焦特殊群体还是需要更为谨慎。

《逆行人生》对外卖员艰辛与不易的呈现相对客观,它引发争议的关键在于主角的中产身份,“中产的跌落”对电影而言是一个天然的叙事主轴和起承转合支点,但它和影片模棱两可的结局共同导致了片子对主流观影群体有意或无意的“冒犯”。《小小的我》的主体视角与反向凝视也催生了这一问题,只是它在影片中表现得更为隐晦。

《小小的我》陷入“消费弱势群体”的争议,也和主演易烊千玺有关,过去几年,易烊千玺主演的《奇迹·笨小孩》《送你一朵小红花》《少年的你》《小小的我》人设不乏相似之处,即都偏向弱势群体。但说到底,一切的关键仍是如果缺乏社会敏感度、如果故事讲得不够好,占据题材红利的类型影片便会避无可避陷入“消费弱势群体”的争议中。

回头来看,同类型国产影片中的标杆至今仍是《我不是药神》,它没有和《热辣滚烫》《逆行人生》《小小的我》一样停留在温情励志流商业剧情片的安全区,关于弱势群体生存处境的思考更为尖锐锋利,但同时又与现实主义的温暖底色实现了完美平衡。观众的确不应该以艺术片的标准要求商业片,但商业片同样不能止步于样板叙事,尤其是聚焦特殊群体的影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erlvshi.com/VrC5Vg/html/66705.html
 推荐视频

泰坦尼克号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凯特·温丝莱特 比利·赞恩 凯西·贝茨 弗兰西丝·费舍 格劳瑞亚·斯图尔特 比尔·帕克斯顿 伯纳德·希尔 大卫·沃纳 维克多·加博 乔纳森·海德 苏茜·爱米斯 刘易斯·阿伯内西 尼古拉斯·卡斯柯恩 阿那托利·萨加洛维奇 丹尼·努齐 杰森·贝瑞 伊万·斯图尔特 艾恩·格拉法德 乔纳森·菲利普斯 马克·林赛·查普曼 理查德·格拉翰 保罗·布赖特威尔 艾瑞克·布里登 夏洛特·查顿 博纳德·福克斯 迈克尔·英塞恩 法妮·布雷特 马丁·贾维斯 罗莎琳·艾尔斯 罗切尔·罗斯 乔纳森·伊万斯-琼斯

女囚K濡れた過去の女たち

亜纱美 山口真里 柳裕章 藤田浩 井上如春

电梯小姐

Aliya Raymundo 阿尔比·卡西诺 弗恩·凯伊 Zayra Estrada 马克·迪奥尼西奥

爱你九周半

米基·洛克  金·贝辛格  玛格丽特·惠顿  David Margulies  克里斯汀·芭伦斯基

俄罗斯洛丽塔

Natalia Belova Sasha Durpfen Valeria Nemchenko Armen Oganezov 弗拉基米尔·索罗金 Diana Sosnova Daniela Torneva Alice Vichkraft Marina Zasimova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村守护者

祖晴 张琳 邓玉婷 高全胜 梁颖 刘红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