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明白了,张一鸣为何拒绝长视频而重仓短剧平台?

首页 » 电影 » 正文

2024年11月27日刊| 总第3798期

就在今晚7点,周鸿祎主演的真霸总微短剧,就要在360新品发布会上曝光了。

左手炮轰“算法”阴阳流量至上,右手演“霸总”微短剧为新产品引流。最近两天,信算法的和不信算法的,都感受到了来自“红衣教主”周鸿祎的一次“背刺”。

不管“背刺”痛在谁身上,周鸿祎都是快乐的那一个。

他站定钟睒睒炮轰算法的短视频,仅在视频号端口就获得4.3万点赞,2.8万的推荐,预估播放量破100万,在他今年以来更新的视频号中,流量能排进前五。

要知道,他可是保持着一天两更甚至三更的上新频率。

他“被逼”演微短剧,为360新产品引流的消息和剧透图一放出,再次引发震动。不仅相关话题迅速登上各大社交媒体热搜,三六零的股价也应声而起。

得关注的是,无论是“算法”还是“微短剧”领域,最近都迎来了新的治理行动。

只是没想到的是,这两项与影视行业密切相关的“治理”,把热点率先蹭上的,不是哪个影视大佬,而是“红衣教主”周鸿祎。

01

最近,与影视行业密切相关的“治理”工作有两项。

一个是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 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的专项行动。

针对的是“信息茧房”、诱导沉迷、榜单操作、大数据杀熟以及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的推荐服务中出现的违规行为。

一个是,由广电总局网络司发布的 关于“霸总”微短剧的管理提示

针对的是持续霸屏的“霸道总裁”,及相关微短剧为了追逐流量,而强化表现的攀附权贵、拜金、炫富、炫权、享乐的价值导向。

这两项“治理”行动“交集”, 指向的就是近两年来在影视行业形成摧枯拉朽之势的微短剧。

说微短剧摧枯拉朽,不是夸张。

从用户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经达到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的52.4%。

这个数字,已经超过网约车、外卖和网络文学等多类基础数字服务的人数。

而长视频用户呢?

目前,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芒果TV四大平台去重后的用户付费数(收费会员数)只有2.5亿左右。算上免费用户,也就勉强能抵挡微短剧的攻势

微短剧的用户数依旧处于快速增长中,而长视频平台的渗透率已经几乎到达极限。

从产值来看,微短剧今年总产值有望突破500亿。而中国的电影市场,今年截至目前(11月27日)为止,总票房为400亿,年度票房已不可能达到500亿元。

疫情前的年度票房最高点,是641亿元。微短剧年度总产值想要超过这个数,不出意外,应该也就是2025年的事。

02

微短剧为什么能在影视行业形成摧枯拉朽之势?

有人认为,仅仅是因为“短”的时长红利和霸总、逆袭、战神、萌宝等极致爽文叙事的“尺度”红利。

观众的脑袋,已经被短视频格式化,对长篇叙事的耐受性下降,对情绪刺激的频率、强度的耐药性上升。

再加上,大家都忙,要在碎片时间中追求文娱消费的“性时比”。

所以,是观众选择了微短剧。

果真的只是这样创作和文本上的战争,真的只是观众的主观选择,长剧还有迎战的可能。

但事实上, 微短剧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算法加持下的流量再分发”。

换句话说, 绝大多数时候不是观众选择了微短剧,而用恐惧、欲望和愤怒情绪“不断重复着观众相信的事”的微短剧,在我们刷各种短视频软件的时候,被推送到了手中。

恐惧激发了好奇,欲望提供了爽感,愤怒调动了参与,认同降低了门槛。

说得委婉一些,我们可以把它描述为对情绪本能的呼应,和对常识叙事价值的再发掘。

说得直白一些,就是用户打瞌睡的时候,算法给你送来了枕头

于如此送到手中的叙事碎片,连莫言这样的讲故事的大师,都需要相当勉力才能避免上瘾,更何况本来就想要无脑“杀时间”的普通用户呢?

03

所以,“投流”不仅仅是小程序类微短剧的一种推广方式,更是它站上的“巨人的肩膀”。

说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因为 微短剧“投流”最偏爱的头条系产品,是中国最会制造“信息茧房”,也最懂“信息茧房”商业价值的产品。

造成用户“信息茧房”的“罪魁祸首”——个性化信息分发算法,张一鸣从2012年开始就在“搞笑囧途”“内涵段子”这两个APP中落地实验了。

等到“今日头条”时,张一鸣为它做的第一份正式创业计划书,名字就叫《最懂你的头条——基于社交挖掘和个性化推荐的新媒体》。

其中的关键词,“社交挖掘”和“个性化”,翻译一下就是:搜集一切用户资料,分析你的兴趣爱好,然后把这些数据投喂给模型,形成一个关于你的“算法”,把你已经相信的事情反复推送给你,最大限度地求得你的认同,把你的使用时间拉到最长。

用户困在“信息茧房”里的时间越长,互动数据提供得越多,他的商业价值也就最大。因为最懂你的“算法”,可以随时把推荐的信息,换成最最懂你的“广告”。

微短剧的“投流”就是站在这样的“巨人肩膀”上,找到了能容忍低成本、小制作,但要求强刺激、快反馈的目标受众。

同样,免费的短剧平台用的也是用“最懂你的算法”,把一个个按需定制的微短剧,贴心地递到用户手心。

只不过“投流”的需要用户付费迅速变现,免费的更有耐心“养鱼”,等到规模足够大的时候,再把用户的注意力变成广告金矿。

04

微短剧之所以能在跟长剧的竞争中,靠的不是内容的优势,而是“上瘾性”的推荐算法。

回想长视频平台当初从电视台中夺取排播话语权,高高举起的也是技术的大旗。只不过,当时被赋予信任的,还是“大数据”。

通过“大数据”分析观众需求,知道观众想看什么类型的故事,喜欢什么演员,想看什么视听风格的作品。公式一合成,爆款剧不就来了吗?

“大数据”信仰,在海外助推了Netflix的起飞,造就了这个全球性流媒体的神话。

国内,则曾一度演变成“大IP 小鲜肉”的爆款公式,吸引了大量热钱涌入影视行业;

而后又化身“中台”,成为对项目从孵化、剧本、建组、制作、播出,进行全方位管理和指导的秘密武器。

但无论怎么神话“大数据”,长视频平台始终还是首屏首页思维,也只能是首屏首页思维。

部剧集就那么多,构不成“个性化”推荐的海量。全国数亿用户,总的来说,看得还是首屏首页的那几部剧。

这跟电视台时期的“黄金档”没什么区别。

但微短剧就不一样,它足够低的成本让“用户生产”模式成为一种可能。

总数量上去后,就可以照搬2015年前后,今日头条靠算法和廉价新闻,把新浪、网易、搜狐等信息门户打得满地找牙的案例,重塑视听行业秩序。

张一鸣观望长视频行业良久而不下手,微短剧兴起后却迅速启动了红果短剧,想必正是从中看到了“算法”的机会。

/卞芸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erlvshi.com/VrC5Vg/html/65676.html
 推荐视频

泰坦尼克号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凯特·温丝莱特 比利·赞恩 凯西·贝茨 弗兰西丝·费舍 格劳瑞亚·斯图尔特 比尔·帕克斯顿 伯纳德·希尔 大卫·沃纳 维克多·加博 乔纳森·海德 苏茜·爱米斯 刘易斯·阿伯内西 尼古拉斯·卡斯柯恩 阿那托利·萨加洛维奇 丹尼·努齐 杰森·贝瑞 伊万·斯图尔特 艾恩·格拉法德 乔纳森·菲利普斯 马克·林赛·查普曼 理查德·格拉翰 保罗·布赖特威尔 艾瑞克·布里登 夏洛特·查顿 博纳德·福克斯 迈克尔·英塞恩 法妮·布雷特 马丁·贾维斯 罗莎琳·艾尔斯 罗切尔·罗斯 乔纳森·伊万斯-琼斯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村守护者

祖晴 张琳 邓玉婷 高全胜 梁颖 刘红韵

爱你九周半

米基·洛克  金·贝辛格  玛格丽特·惠顿  David Margulies  克里斯汀·芭伦斯基

女囚K濡れた過去の女たち

亜纱美 山口真里 柳裕章 藤田浩 井上如春

电梯小姐

Aliya Raymundo 阿尔比·卡西诺 弗恩·凯伊 Zayra Estrada 马克·迪奥尼西奥

美丽小蜜桃3:探寻

琳恩·丽梅 特蕾西·亚当斯 马可·华莱士 埃里克·普莱斯 蕾切尔·赖安 杰米·吉利斯 维多莉娅·帕里斯 Priscilla Love Vicki Blair Tianna Fifi Bardot 乔恩·马丁 Don Fernando Jack Baker Gene Carrera

俄罗斯洛丽塔

Natalia Belova Sasha Durpfen Valeria Nemchenko Armen Oganezov 弗拉基米尔·索罗金 Diana Sosnova Daniela Torneva Alice Vichkraft Marina Zasimo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