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映一周票房仅400万!扑成大惨案的黄晓明犯罪新片,叶珂八卦是最大凶手吗?

首页 » 电影 » 正文

【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在女友叶珂争议热度居高不下,网络“珂学”成为显学的时候,黄晓明本人却并未因此收获关注度红利。网友只是把教主当作调笑的焦点,而根本不关注其主演新片《戴假发的人》:本片于11月16日(上周六)公映,截至今日,六天票房刚刚突破400万,预测最终票房也仅为500万左右。

这部制作成本显然不低的犯罪电影,正悄无声息地成为2024年最大的票房惨案之一。

对于主演黄晓明,尤其是导演董越(《暴雪将至》)而言,眼下的情况无疑是对二人职业生涯的重大打击。而更可惜可叹的,是《戴假发的人》并非一部多么糟糕敷衍的流水线电影。

本作的作者气质确实压倒了商业性,对一般观众而言显得涣散、冗长、乏味,也“缝合”了不少似曾相识的情节。

但与此同时,影片也有沉郁氤氲的影像和叙事风格,兼具历史纵深和复杂性的人物塑造,能够看出董越作为知识分子导演工于雕琢的匠心和批判现实的勇气,这些好的方面,《戴假发的人》和七年前在东京国际电影节大放异彩的《暴雪将至》,是如此相似。

只可惜,以上的种种闪光,却由于多种现实因素的拉扯,最终被不太圆融地糅合在了一部拼接感强烈、逻辑漏洞频出,以至于媒体评论和观众口碑两头都落不着好的别扭成片中。而黄晓明减重三十斤,以秃发造型演绎灰度人物的付出,也因此没有收到任何正面反馈。

可惜。

有时代纵深和心理复杂度的严肃创作,但出于各种原因未成合格商业片

《戴假发的人》讲述了一个有关“挥之不去的过往”的故事。千禧年的一个雨夜,三次法考均失败的法律专业大专生孟中(黄晓明 饰)在兼职开出租车时,将积压已久的苦闷与愤怒发泄在一名醉酒乘客身上,酿成大祸,心魔从此挥之不去。

二十多年后,孟中已成为替弱势群体讨公道的著名公益律师,在一次调查少女猥亵案的过程中,他察觉有人知道自己过去的秘密。在扑朔迷离的回忆和亦真亦幻的当下之间,影片展开了对这位“有污点的好人”的角色分析。

坦白讲,孟中的设定很难不让人想到《暴雪将至》中因执念而疯狂的余国伟(段奕宏 饰),同样为自己的出身而自卑,想要脱离庸碌无能的标签,获得父亲/体制的认可,却最终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疯魔,犯下杀人大忌。

一方面,我们能看见董越在某种程度上重复了自己的主角和主题,可另一方面也不要忘记:《戴假发的人》的故事最早来自董越对几位好友人生经历的组合。作为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走向成年的“转轨一代”,他电影中主角所经历的惶惑、迷茫和焦虑,无不带有鲜明的群体心理印记,是一个时代的侧写。

在董越的两部作品中,如果说《暴雪将至》聚焦下岗、转轨的男性失落,近年来已涌现出不少同类作品,显得不再新鲜,那《戴假发的人》的主题之尖锐,则可以说是又探索到了尺度的边界:

影片将“出身羞耻”这一似乎已离当下有些遥远的时代创伤摆上台面,孟中爷爷在反右中的遭遇造成家道没落,父亲由此一生不得志,只能望子成龙,以至成为“魔父”。那高高在上、不甘沦为平庸的家族意识,既是令孟中精神爆发的压力来源,也勾连起国家和民族的一大隐痛。

也正因如此,《戴假发的人》的野心和精神深度,明显有超出一般犯罪类型片的地方,这是导演“知识分子”一面的体现。

此外,本片叙事并非以时间顺序单线推进,而是将“二十年前”和“当下”的两个时间切片交叉剪辑,在犯罪的青年孟中和赎罪为善的中年孟中之间来回穿梭,甚至叙事者声音都在孟中和发小赵四(陈传凯 饰)间反复跳跃。

同时,影片又以“孟中”隐喻“梦中”,将孟中的脑内妄想和现实世界嫁接交织在一起,由此,在形式上给这个“梦魇”故事赋予了时间的纵深、视角的多变和解法的不唯一。

就如《暴雪将至》的结尾,观众可以为“余国伟有没有当过劳模”给出结果相反但都逻辑自洽的推理,《戴假发的人》解谜环节中“戴假发的人”究竟有没有死、是不是魏娴(王影璐 饰)的父亲,也都可以作暧昧模糊的理解,这提升了电影不可捉摸的神秘氛围感,也是其叙事魅力的重要来源。

有足够忠实于开放性和复杂性的文本,又有足够扎实的年代氛围(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还原,在考究的仿胶片摄影加持下,《戴假发的人》创造了迷离散漫甚至“鬼气森森”的别样现实,对时间、空间和人物心理的塑形能力,都无疑是值得称道的。

但反过来说,主题深度、叙事方式的探索、艺术气息浓郁的氛围感,这些东西对于一部旨在面对大众的商业电影而言,终归只能是锦上添花的镶边点缀,在可理解性、逻辑严密性和情节爆点等方面,《戴假发的人》肯定没有达到犯罪类型片的基本要求。

简单提几点吧。

首先,《戴假发的人》里孟中对“疑似当年死者之女”的魏娴抱有赎罪心理,由此发展出了两人间相互欺骗却又相互生情的关系线索,这是影片“二十年后”时间线的两大重点之一。

然而在影片的最终呈现中,这段关系逻辑上令人费解,进展中以大叔和少女的俗套“救风尘”模板过场,堪称大败笔。孟中为何二十年后才开始跟踪魏娴?魏娴得知父亲被孟中所杀为何根本不怪罪他?模糊和省略在这里就不再是本片的优点,而是致命的剧本事故。

其次,影片出于触发孟中梦魇的功能需要,必定得塑造一个掌握孟中秘密的最终反派角色,但最终这个角色却是根据孟中口述完整推测出杀人经过的发小赵四,只能说逻辑链条过于离奇,从悬疑推理的标准评判,实在不算高明。

最后,影片线索实在是太贪多不烂,为了展现孟中当下的善良正义、揭露当今社会的灰色地带,影片再次使用了“企业家性侵未成年女性”这一国产性犯罪片通用桥段,经过《嘉年华》和《热搜》等片的洗礼过后,这样的似曾相识感,以及最终孟中为女孩赢得公义的过程之潦草(很轻易地获取了污点证人的口供),只能拉低观众对《戴假发的人》整体档次的判断。

这些毛病应该怪导演吗?该也不该。

并不是所有观众都知道,《戴假发的人》2021年初就已首度杀青,只不过由于各种因素制约,迟迟未能面世。有说是审查原因,导演自己袒露说是最初的版本“过于不商业化”,经历了2022年的补拍、重拍和大改,将许多投资人认为“更商业”的元素加入了原本的剧作(至少包括“少女被性侵案”这一整条故事线),才有了目前这个灵韵虽在,但叙事线索杂乱、逻辑四处漏风的版本。

结果,从观众评价来看,“用脚投票”的惨淡票房且不说,虽然影片目前在各平台都尚未开分,但从猫淘购票平台并不乐观的好差评比例来看,《戴假发的人》的冗长沉闷和“故作玄虚”,引来的不是观众愈发高涨的解读热情,而是大扫兴味的失望和“拒绝理解”。

从专业评论者角度出发,《戴假发的人》虽然格调起得较高,也有一些显然洋溢导演才华和思考的部分,但作为犯罪悬疑片,在叙事框架上有太多陈词滥调的臃肿填充,远不如《暴雪将至》单纯统一,逻辑细节又不可推敲,也注定了它的整体品质并不足以进入“年度佳片”行列。

不过话说回来,七年前由段奕宏主演的《暴雪将至》所处的电影市场环境远比今天繁荣,还顶着“东京影帝获奖片”的头衔和自身影迷热捧,票房也不过才2717万——董越的创作气质,决定了他就不是一个能够取悦大众的导演。

《戴假发的人》的悲剧结局,恐怕在初版完成的那一刻就决定了,后续使劲把董越往商业方向“搂”,加入了迎合市场的元素,但反而两面不讨好,这就是《戴假发的人》失败的“人祸”之一。

无力宣发 主演公众形象崩塌,负buff叠满

《戴假发的人》大败亏输,除了影片自身“乏味”“冗长”“缝合”的劝退特质外,当然还有各种不同的场外归因,比如社会观影热情在冷档期中降到冰点;又比如片名缺乏辨识度,海报还面临“借鉴”《周处除三害》的争议;甚至“网红女友叶珂的负面风评太多,连累黄晓明失去路人缘”的说法,都有不少人同意。

以上摆出的原因都能在不同程度上言之成理,但对于一部本身素质并非真有多糟糕的中上成本商业电影而言,《戴假发的人》票房失败之惨烈,还是超出了任何单一因素的解释力。

若说宣发不力,至少影片有大咖明星加持,曝光率再低也不至于沦落到和裸发的独立小片们同一档次,首日排片比例(7.2%)也还尚可;影片物料也确实缺少新意,但这毕竟还是一部带有悬疑反转元素的犯罪类型电影,总该有一定基本盘。

说到口碑,去年同为黄晓明主演的同类型作品《最后的真相》风评也很平庸,但依旧能收获超过5000万票房;最后,若要归咎于网红女友叶珂的负面舆论拖累电影,不能说全无影响,但在全网八卦的千万“瓜友”中,有多少人真的知道有《戴假发的人》这部电影上映呢?

这样的“尸检分析”理不完、盘不清。但《戴假发的人》能惨成这样,也再次证明了当今影市的一大重要趋势:除极少数明星和特定类型的结合外,“明星票房号召力”的影响,在当今电影市场中,已经越来越低,现在已经连保底作用都难以提供。

如果放在前几年,无论黄晓明有多黑评论缠身,无论《戴假发的人》有多冗长无聊,影片单凭明星 类型的基本组合,票房再低也不至于达不到千万级,且没有掀起丝毫讨论(哪怕是吐槽)的舆论热度。

在当下明星号召力弱化、话题效应强化的影市环境中,负面舆论缠身的黄晓明,越来越像一位仅为网友提供谈资的“名人”(celebrity),而非“演员”。

而在《戴假发的人》这个案例里,影片积压太久,失去了调整适应新市场环境的主动权,本身气质就也偏向文艺、不够大众,宣传缺少炸裂的绝对卖点作为抓手,故而只能将主演黄晓明作为唯一的宣传点当牌打出。

恰逢叶珂“作妖”的关头,纵使营销尝试“蹭”了一下黑流量的热度,也无法带来太多导向作品的正向关注,结果就是前期“想看”热度和预售票房的大垮塌。

最后,《戴假发的人》唯一能整出点流量的宣传内容,居然还是和影片本身没有关系的摆拍式煽情廉价营销——滑稽荒唐,但也无力。

黄晓明能翻身,但导演需认真考虑转型

回到《戴假发的人》的两位主导人物身上。黄晓明为影片瘦身脱相而做出的努力不可谓不值得敬佩,他在片中的表演水平,虽然不至于像董越“王婆卖瓜”说的“生涯最佳”,但也足以证明自己作为金鸡影帝的体面和尊严。

至于影片票房失利,对教主固然是重大打击,但明星演员主演作品悄无声息的票房失败,有时其实反而要好过轰轰烈烈、人尽皆知的大惨案——《戴假发的人》应该是属于前者。名气在,客观上说演技也在精进,非正面的场外花边和单独某次电影票房的惨败,不足以打到黄晓明,他有大把翻身的机会。

但对导演董越来说,这一打击的力度就并非如此了。

董越映前几天在某播客的访谈中表示,如果《戴假发的人》反响不佳,自己后续的导演生涯将不容乐观——目前看是一语成谶。他需要仔细考虑:自己偏向严肃、文学性的创作方向和灰度、不疾不许的叙事节奏,是否还适合当今的内地大银幕?或许转换到精品网剧的赛道,会是更好的选择。

这个设想不是没有根据的。放眼过去数年,网剧赛道孕育了《隐秘的角落》《平原上的摩西》《漫长的季节》等叙事体量大、时代质感强、影像造诣和文学性突出的精品悬疑网剧,对于突出创作者个人表达、不太需要在意即时刺激性的叙事内容而言,剧集的时长更有余裕,更能发挥后劲和长尾效应,或许更加适合董越的创作风格和节奏。

设想一下,如果《暴雪将至》被改写成一部六至十二集的类似网剧剧本,似乎完全没有违和感,到那时,集结一帮实力演员不成难事,东京电影节获奖片导演“下凡”的光环也有效力,豆瓣分数也大概率会比影版的7.0分更高,有可能成为流媒体平台“悬疑剧场”的精品招牌之一;而倒过来说,如果《漫长的季节》被挤压成一部院线电影的体量,依照商业犯罪片的思维进行创作、宣发,也未尝不可能是又一个失败的项目。

董越如果今后无片可拍,将会非常可惜。是时候考虑转换赛道了——如果还有平台资本能给他机会的话,如果他自己愿意放下身段的话。

(文/阿拉纽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erlvshi.com/VrC5Vg/html/65477.html
 推荐视频

电梯小姐

Aliya Raymundo 阿尔比·卡西诺 弗恩·凯伊 Zayra Estrada 马克·迪奥尼西奥

农场主的女儿们

葛洛莉娅·伦纳德 Susan McBain Philip Marlowe 玛琳·薇洛比 Nancy Dare 斯波尔丁·格雷 John Black 热贝狄·寇特

女囚K濡れた過去の女たち

亜纱美 山口真里 柳裕章 藤田浩 井上如春

泰坦尼克号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凯特·温丝莱特 比利·赞恩 凯西·贝茨 弗兰西丝·费舍 格劳瑞亚·斯图尔特 比尔·帕克斯顿 伯纳德·希尔 大卫·沃纳 维克多·加博 乔纳森·海德 苏茜·爱米斯 刘易斯·阿伯内西 尼古拉斯·卡斯柯恩 阿那托利·萨加洛维奇 丹尼·努齐 杰森·贝瑞 伊万·斯图尔特 艾恩·格拉法德 乔纳森·菲利普斯 马克·林赛·查普曼 理查德·格拉翰 保罗·布赖特威尔 艾瑞克·布里登 夏洛特·查顿 博纳德·福克斯 迈克尔·英塞恩 法妮·布雷特 马丁·贾维斯 罗莎琳·艾尔斯 罗切尔·罗斯 乔纳森·伊万斯-琼斯

春潮烂漫海棠红

奇希·劳尔兹 哈利·雷恩斯 克丽丝蒂·卡妮恩 吉娜·瓦伦蒂诺 Heather Wayne 皮特·诺斯 罗恩·杰里米 Ken Starbuck 弗朗柯斯·巴比隆 Craig Roberts

俄罗斯洛丽塔

Natalia Belova Sasha Durpfen Valeria Nemchenko Armen Oganezov 弗拉基米尔·索罗金 Diana Sosnova Daniela Torneva Alice Vichkraft Marina Zasimova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村守护者

祖晴 张琳 邓玉婷 高全胜 梁颖 刘红韵

金瓶双艳

杨群 胡锦 恬妮 陈萍 姜南 王莱 成龙 田青 夏萍 石天

性赞助

安吉拉·莫雷纳米凯拉·拉兹我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