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外孙》为什么能戳中东亚观众的泪点?

首页 » 电影 » 正文

8月23号,由泰国引进的高口碑之作《姥姥的外孙》在国内上映。该片是泰国2024年的票房冠军,也是泰国影史上第五部全球票房破10亿泰铢的影片。电影凭借“东亚家庭图鉴”的温情叙事,也收获了国内观众的一致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0分。

除此之外,今年还有多部表现东亚家庭面貌的电影上映,尤其集中在暑期档尾声。例如由顾长卫导演、葛优和王俊凯主演的《刺猬》,沈腾和马丽的喜剧新作《抓娃娃》,以及今年四月份上映的《年少日记》等,都从不同侧面呈现了东亚家庭内部关系,丰富了家庭影像的现实表达。

不同切口

刻画多样的东亚家庭面貌

纵观上述影片,创作者从亲情与金钱的较量、家庭教育问题、心理问题等不同的视角切入,为观众描绘了多样的东亚家庭面貌。

由帕特·波尼蒂帕特执导的《姥姥的外孙》,从亲情与金钱较量的问题切入故事,展现了一个泰国华裔大家庭的相处状态。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无所事事的年轻人阿安,在看到自己的堂妹因为照顾老人而继承房产后,便开始效仿堂妹的行为,想通过“孝顺”姥姥以获得房产,最终在金钱和亲情之间做选择的故事。

“遗产争夺”的设定在国产故事中并不稀奇,难得的是,《姥姥的外孙》将情感冲突集中在祖孙之间,并透过这一隔代关系,把孤身老人的生活状态、华裔家庭的信仰习惯、赡养老人的角色分工等家庭问题融入其中,让面临类似问题的东亚观众有感同身受的体验。

由沈腾和马丽主演的《抓娃娃》,片如其名,电影从孩子的教育问题入手,戏剧性地打造了一个“富人装穷人”的荒诞家庭世界。家财万贯的马家本着“吃苦方能成才”的原则,将小儿子马继业放置在亲手打造的楚门世界里,用安排好的剧本和角色,引领着孩子朝着父母想要的方向发展。

同样从教育问题切入表现东亚家庭的还有《年少日记》,片中父母对孩子成绩的极端追求、对孩子心理问题的忽视以及家人之间的暴力与冷漠等,导致了哥哥郑有杰的死亡悲剧,影片刻画了一位严厉冷漠、威严固执的东亚父亲形象,并从中映射出香港中产精英家庭的畸形现状。

解构与共鸣

“东亚”背后的现实写照

《姥姥的外孙》围绕三代同堂的泰国华人家庭展开,片中有大量中式元素和华人文化印记,在宣传上也与“东亚家庭”紧紧绑定。这些聚焦在家庭空间的电影能够凭借“中式”“东亚”等标签得到大众的情感认同,在于电影映射了某种普遍的社会现状。

一方面,影片对东亚式亲缘关系复杂性、矛盾性进行了深度剖析。亲情在东方传统意义上是血缘纽带之间的温情,但《姥姥的外孙》选择将表面和谐的“亲情面具”撕碎,让“养儿不防老”“遗产争夺”等现实问题摆到明面上。比如电影中年轻人对老年人的陪伴不完全是出于真情实感;姥姥期待儿孙尽孝,但如何分配遗产早已暗自做好决定。这些真实的东亚家庭生态写照,令观众从中窥见自己或身边人的故事。

《抓娃娃》用喜剧包裹严肃话题,用荒诞解构“中式亲情”。片中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实则是在操控孩子人生,中国式父母的“以爱之名”被形容为“恐怖”,在上映后得到了“中式恐怖片”的称号,足以看出大众对电影中“操控型”家庭关系的感同身受。

另一方面,电影呈现了东亚亲缘关系的含蓄性。例如《姥姥的外孙》中,姥姥没有直接告诉阿安为他种下石榴树、为他存款,而是用一种含蓄的、默默付出的方式,表达着祖母的爱意;《抓娃娃》当中,马成钢向儿子马继业表达歉意的方式是用一句“晚上还回不回家吃饭了”;《刺猬》里,行动不便的王战团跑到高处遥送女儿出嫁,简单的几句祝福语和强忍泪水时的颤抖,将一位不善言辞的中国式父亲表演得淋漓尽致,让人很难不动容。

再者,对东亚家庭中女性困境的呈现,也在这类电影中得到了凸显。例如《姥姥的外孙》中,明明在照顾老人方面出力最多的是女儿,但最终继承财产的却是儿子,这样“不公平的爱”发生在阿安的姥姥和妈妈两代女性身上,也让电影中那句“儿子继承遗产,女儿继承癌症”的调侃,显得既戏谑又现实;《刺猬》的上映也在豆瓣引起了一个关于“《刺猬》里被家庭生活‘卡住’的东亚女人们”的热门话题讨论,网友们认为周正的妈妈和大姑都是被“贤妻良母”的“好女人”定义所“卡住”的东亚女性。电影所引申出来的探讨,让东亚家庭中的女性困境从另一个角度被看见。

呼声和期待

观众喜好的晴雨表

展现“东亚家庭”的电影往往在票房、口碑、话题等层面上有突出表现,例如《抓娃娃》取得了高票房,《姥姥的外孙》《年少日记》在评分上十分出色,《刺猬》作为一部文艺片也引起了广泛的话题讨论。综合其市场表现和观众反馈,可以挖掘出观众对东亚家庭影像有着怎样的期待和要求。

其一,对人性复杂度的有效拿捏,是影片被观众认可的关键。在注重情感轨迹的家庭影像中,人物形象是否丰满,这一点尤为重要。例如《姥姥的外孙》中,外孙阿安看起来唯利是图,但也尊重生命、懂得感恩。因为照顾姥姥得不到房产回报,他会痛恨;面对姥姥的真心,他也会挣扎。这种从假意到真情的人物孤光,正是角色的魅力所在。

而周末盛装迎接孩子却落空、只想要一块坟地却被哥哥驱逐的姥姥在前期似乎是一个“完美受害者”;但她又陷入重男轻女的闭环中,在儿子、女儿和外孙的财产分配上,既有偏心更有无奈。一个并不完美的人物设定,才让角色成为现实的“人”,从而走进观众内心。

同样,《年少日记》的动人之处也在于角色刻画足够丰满。电影中的弟弟郑有俊,既是哥哥自杀的冷漠助力者;同时和哥哥一样,是冷漠大家庭的受害者,面对新生活既有憧憬,更缺少勇气。这一人物内心的复杂呈现,带来一种强烈的反思氛围,引发观众共鸣。

其二,在东亚家庭影像中,相比于和谐圆满的故事呈现,遗憾的叙事更能够被观众记住。

例如在《刺猬》中,男主周正考上大学离家,奶奶虽然万般不舍,但为了孙子可以脱离原生家庭的苦海,所以告诉他“能走多远走多远”。当周正事业有成后回到家,见到的却只有奶奶的遗像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遗憾,是电影最柔软的一刀,扎进了观众心里。

在《姥姥的外孙》中,姥姥一直想要一块豪华的百万墓地,可面对冷漠的哥哥、欠债败家的儿子和其他对房产虎视眈眈的人,老人对此已经不抱希望,直到生命最后时刻也没有得到家人对这一愿望的回应。虽然在死后,外孙完成了姥姥的心愿,但姥姥已经看不到了。这种遗憾的留白,在让观众感受到亲情光辉的同时,也给世人留下沉思的空间。

家庭一直是东亚社会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话题。在日益激烈的电影市场中,关于东亚家庭的影像故事,凭借多元的视角、多样的风格以及对现实家庭问题的直面剖析,依旧在观众心里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在未来,期待更多有关东亚家庭的影片涌现出来,在丰富电影市场的同时,跟现实话题有更多的互动,启发观众在亲情、人性等方面产生新的思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erlvshi.com/VrC5Vg/html/44763.html
 推荐视频

泰坦尼克号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凯特·温丝莱特 比利·赞恩 凯西·贝茨 弗兰西丝·费舍 格劳瑞亚·斯图尔特 比尔·帕克斯顿 伯纳德·希尔 大卫·沃纳 维克多·加博 乔纳森·海德 苏茜·爱米斯 刘易斯·阿伯内西 尼古拉斯·卡斯柯恩 阿那托利·萨加洛维奇 丹尼·努齐 杰森·贝瑞 伊万·斯图尔特 艾恩·格拉法德 乔纳森·菲利普斯 马克·林赛·查普曼 理查德·格拉翰 保罗·布赖特威尔 艾瑞克·布里登 夏洛特·查顿 博纳德·福克斯 迈克尔·英塞恩 法妮·布雷特 马丁·贾维斯 罗莎琳·艾尔斯 罗切尔·罗斯 乔纳森·伊万斯-琼斯

女囚K濡れた過去の女たち

亜纱美 山口真里 柳裕章 藤田浩 井上如春

电梯小姐

Aliya Raymundo 阿尔比·卡西诺 弗恩·凯伊 Zayra Estrada 马克·迪奥尼西奥

爱你九周半

米基·洛克  金·贝辛格  玛格丽特·惠顿  David Margulies  克里斯汀·芭伦斯基

俄罗斯洛丽塔

Natalia Belova Sasha Durpfen Valeria Nemchenko Armen Oganezov 弗拉基米尔·索罗金 Diana Sosnova Daniela Torneva Alice Vichkraft Marina Zasimova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村守护者

祖晴 张琳 邓玉婷 高全胜 梁颖 刘红韵